国产运动品牌持续向好 未来发展前景被看好截至8月26日,被称为国内运动服饰“三驾马车”的安踏体育、李宁和特步国际的半年报出齐。三家龙头公司净利润均保持20%以上增长。运动服饰行业发展前景被持续看好。
东吴指出,运动服饰是品牌服装大行业中产品属性最好的细分赛道。生活方式与消费习惯的改变,催化这个细分赛道的快速增长。“该赛道的持续增长能力(尤其是中国市场)令人吃惊。”今年上半年,国内运动服牌三巨头——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的业绩表现再次说明了这一点。
2019年上半年,安踏体育实现营业收入148.11亿元,同比增长40.3%;实现归母净利润24.83亿元,同比增长27.7%;安踏体育上半年毛利率达56.1%,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特别是公司旗下的FILA品牌实现强劲增长。
李宁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2.55亿元,同比增长32.72%;实现归母净利润7.95亿元,同比增长196%,超过之前盈利预增公告披露的7.09亿元,大大超出市场预期。天风证券指出,李宁上半年净利率改善明显,仍处于业绩改善阶段,净利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特步国际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归母净利润4.63亿元,同比增长23.4%。光大证券指出,上半年公司依靠产品、营销、渠道的持续发力,带动业绩稳步增长。同时,公司通过成立合资公司、并购等方式,持续加快多品牌战略的落地,打造业绩增长的长期动力。
在业绩持续向好的带动下,多家运动服饰品牌企业股价连创新高。今年以来,安踏体育股价上涨64.01%,屡次刷新历史新高,市值已达1655亿港元。李宁股价今年以来大涨165.53%,持续刷新历史新高,市值一举突破500亿港元大关。特步国际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1.76%。
龙头公司业绩持续快速增长,运动服饰行业的发展前景被市场持续看好。天风证券研报指出,在大纺织服装各个子类目中,运动服饰是未来十年复合增长率最快的子行业之一。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运动服饰市场在经历了2012-2013年连续两年的下滑后,2014-2018年迎来强制反弹,运动服饰市场规模逐年攀升,增速不断加快。2018年中国运动服饰市场规模突破400亿美元,达到401亿美元,同比增长19.5%,是近七年来的最高增速。
从增速情况来看,近十年中国运动服饰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近10%,明显高于其他国家。未来五年运动服饰行业复合增速业明显好于其他子行业,与童装是唯二两个预计复合增速超过10%的服装子行业,仍是服装最佳赛道之一。
近年来,有关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频频发布,推动运动服饰行业发展。7月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发布,明确了三方面共15个专项行动,通过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的共同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提高生活质量,其中多达5处涉及体育。
国信证券认为,我国人均体育消费仍待提升,而品牌集中度高,未来多细分领域差异化发展空间广阔。我国人均体育用品消费不到美国的1/2。体育用品的主要消费人群是14-65岁的人群9博体育官网,占比远高于美国。未来我国人均体育用品消费仍有较大增长潜力。
国信证券指出,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体育健身活动的普及、体育用品消费升级,品牌集中度持续提升,前十品牌体育用品集中度达到72%,而美国市场前十的集中度仅为40%。随着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专业性、多样性的增加,定位于更加细分领域的体育品牌在国内市占率有望提升,长期增长空间较大。
从目前情况看,国内主要体育品牌企业的发展战略逐步差异化。其中,安踏拥有更完善的品牌布局,横跨专业与时尚定位,纵深高端与大众市场;李宁通过对整体经营的改善,品牌重塑延伸出中国李宁系列;特步将主品牌专注大众跑步的定位,同时收购高端跑步、户外、时尚品牌,补充品牌矩阵。
今年10月1日至10月5日,优衣库为了庆祝品牌40周年,在巴黎举办了一场以“生活,何以致美(What Makes Life Better)”为主题的沉浸式体验博览会,向公众传播它从2013年启用的品牌理念“服适人生”。
今年前三季度,国内金价接连创出历史新高,累计涨幅超过24%。记者近日走访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市场发现,在金价高企的市场环境下,消费端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投资端热度不减,市场的涨跌起伏考验着参与者的耐心。
作为持续深耕高尔夫赛道的品牌,迪桑特高尔夫对于广大球友来说绝不陌生。2015年是迪桑特品牌诞生80周年,迪桑特高尔夫作为其旗下的独立品牌,传承精湛品质,为高尔夫爱好者和专业运动员提供专业装备,并于2017年全面进入中国市场。
“世界牛仔,中国牛仔看新塘。”新塘镇拥有牛仔服装及相关配套企业4000多家,是全国产业链最完善、年产量最大、产品系列档次最齐全、出口量最大的牛仔服装集群基地,被誉为“中国牛仔第一城”,其中约有8成服装企业从事出口业务。
2024年1-8月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13645家,实现营业收入7819.66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比1-7月放缓0.1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339亿元,同比下降1.75%,降幅比1-7月扩大1.67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34%,高于1-7月0.0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