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团体标准T/SCSVAXXX-2020体育场馆管理运营等级划分与评定(征求意见稿)Divisionandevaluationofmanagementandoperationlevelofgymnasiumandstadiums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四川省体育场馆协会发布2目录前言.................................................................................................................................................................................3一、适用范围.......................................................................................................................................................................4二、规范性引用文件.............................................................................................................................................................4三、术语和定义.....................................................................................................................................................................5四、等级与评定.....................................................................................................................................................................6五、基础条款.........................................................................................................................................................................7六、体育场评分条款...........................................................................................................................................................13七、体育馆评分条款...........................................................................................................................................................13八、游泳馆评分条款...........................................................................................................................................................14附录.......................................................................................................................................................................................163前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和编制。本标准由四川省体育场馆协会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体育场馆协会、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川港社会体育发展中心、四川省体育馆、乐山市体育中心、四川锐丰西蜀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星太体育场地设施工程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庞元宁、窦廷军、张京杭、邢轲轲、陈雪倩、宋亮亮、刘圆芳、潘翔、唐怡婷、郭思程、罗耀、范小玉、金阳、张秀俊、杨波、王楚、李春霖、郑军、谢朝敏、何智宏。-4-体育场馆管理运营等级划分与评定一、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四川省体育场馆管理运营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各地市州体育中心体育场馆、区县体育场馆、普通高校体育场馆。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GB9664-1996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8-1996体育馆卫生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0763-2012无障碍
规范GB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13版)GB19272-2011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GB/T34311-2017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总则GB/T10001.1-2012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10001.4-2009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4部分:运动健身符号GB/T10001.2-2006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GB/T10001.9-2008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GB/T17093-1997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973-2016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22517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已颁布现行实施部分)GB/T19995.1-2005天然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1部分:足球场地天然草面层GB/T19995.2-2005天然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2部分:综合体育场馆木地板场地GB/T20239-2015体育馆用木质地板GB/T19995.3-2006天然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3部分:运动冰场GB/T20033.1-2006人工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2部分:室外合成面层田径场地GB/T20033.2-2006人工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2部分:网球场地GB/T20033.3-2006人工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3部分:足球场地人造草-5-面层GB/T20394-2013体育用人造草GB/T28181-2016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国务院第505号令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GB/T18266.3-2017体育场所等级划分第3部分:游泳场馆星级划分及评定GB20815-2006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QB/T2601-2013体育场馆公共座椅JGJ31-2013体育建筑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JGJ153-2016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TY/T1002.1-2005体育照明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1部分:室外足球场和综合体育场GB/T29458-2012体育场馆LED显示屏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TY/T1001.1-2005体育场馆设备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1部分:LED显示屏GB/T28048-2011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验收规范CJ/T244-2016游泳池水质标准CJJ122-2017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TY/T3001-2014体育场所服务质量管理通用要求GB37489.3-2019公共场所设计卫生规范第三部分:人工游泳场所三、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1.1体育场所gymnasiumandstadium体育场馆gymnasiumandstadium为满足体育竞赛、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全民健身等活动需要而专门修建的各类运动场(馆)的总称,包括但不限于: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池)、全民健身馆、户外运用场地等的综合性体育场馆。1.2管理运营人员managementpersonnel在体育场所开放中行使管理职能、指挥或协调他们完成具体任务的人员。包括场(馆)长、部门经理、场馆管理员等。1.3后勤保障人员logisticsupportpersonnel在体育场所开放中从事水、暖、气、电、设备保障和维修等工作,确保体育场所各系统正常运营的人员。包括电工、水管工、维修工等。1.4体育场馆servicestaff-6-在体育场所中提供一定范围内服务的人员。包括保洁、安保、前台接待等。1.5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sportsbuildingintelligentsystem为满足人们在体育场馆内进行比赛和其他多功能使用时对管理和服务的需要,通过采用信息技术产品和成果构建的大型复杂系统。一般包括以下分系统:智能监控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场馆数字系统。1.6体育馆用木质地板woodenflooringforgymnasium由面层地板、荷载分布层(毛地板)及龙骨等结构层材料按不同技术要求铺设的用于体育馆内的木质地板。1.7体育场馆看台stands体育设施中设置有观众席位,并能为观众提供良好的观看条件和安全方便的疏散条件的结构体。1.7.1观众席seatsforthespectator体育设施中供观众观看比赛的席位。1.7.2装配式金属看台:属于新型的看台形式,可替代传统混凝土看台。采用铝合金材料或者防腐性好的金属材料制作,应用装配式结构搭建的户外看台。1.7.3伸缩看台:又名活动看台,由座位、踏板、阶梯竖板、可伸缩底部支架组成的看台结构,可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前后伸缩的看台1.7.4车载式看台:又名折叠式看台,用拖车结构实现看台在不同场地之间灵活移动。1.7.5简易看台: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的低层看台,看台结构简单,自重轻,存储空间小1.7.6装配式临时看台:属于新型的看台形式,采用装配式脚手架结构的看台形式,拆装简捷方便。四、等级与评定1.1等级1.1.1体育场体育场(Stadium)指有400米跑道(中心含足球场),有固定道牙,跑道6条以上,并有固定看台的室外田径场地。体育场按看台容纳观众人数分为:甲级25000人以上,乙级15000-25000人,丙级5000-15000人,丁级5000人以下。体育场场按照四个规模级别(甲、乙、丙、丁)进行申报评定,每个规模级别体育场分为五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5A、4A、3A、2A、1A;符号表示分别为:-7-甲级“AAAAA”、甲级“AAAA”、甲级“AAA”、甲级“AA”、甲级“A”;乙级“AAAAA”、乙级“AAAA”、乙级“AAA”、乙级“AA”、乙级“A”;丙级“AAAAA”、丙级“AAAA”、丙级“AAA”、丙级“AA”、丙级“A”;丁级“AAAAA”、丁级“AAAA”、丁级“AAA”、丁级“AA”、丁级“A”;甲、乙、丙、丁四个规模等级仅代表体育场规模,管理运营等级是评定管理运营质量与水平的量化表现。以下评定程序适用于四个规模等级的体育场评定。1.1.2体育馆体育馆(Gymnasium)是室内进行体育运动的场所。按观众席位多少划分规模,甲级6000人以上、乙级4000~6000人、丙级2000~4000人、丁级2000人以下。体育场馆按照四个规模级别(甲、乙、丙、丁)进行申报评定,每个规模级别体育场馆分为五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5A、4A、3A、2A、1A;符号表示分别为:甲级“AAAAA”、甲级“AAAA”、甲级“AAA”、甲级“AA”、甲级“A”;乙级“AAAAA”、乙级“AAAA”、乙级“AAA”、乙级“AA”、乙级“A”;丙级“AAAAA”、丙级“AAAA”、丙级“AAA”、丙级“AA”、丙级“A”;丁级“AAAAA”、丁级“AAAA”、丁级“AAA”、丁级“AA”、丁级“A”;甲、乙、丙、丁四个规模等级仅代表体育馆规模,管理运营等级是评定管理运营质量与水平的量化表现。以下评定程序适用于四个规模等级的体育馆评定。1.1.3游泳馆游泳馆(Natatorium)是主要用于进行游泳、跳水、水球等水上运动的体育建筑。游泳馆(池)按功能可分为四种。①比赛馆:作为游泳、水球、跳水等项目竞赛和表演之用,设有看台,平时作为训练之用。②训练馆:专供运动员训练用,有游泳和跳水设备,只设少量观摩席,不设看台。③室内公共游泳池:供公众锻炼、游乐、休息、医疗用,布置比较灵活。④家庭游泳池:面积不应小于25平方米。游泳馆按照三个类型(甲级:比赛馆、乙级:训练馆、丙级:室内公共游泳池)进行申报评定,私人用游泳馆(池)不纳入本评定,每个规模级别游泳馆分为五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5A、4A、3A、2A、1A;符号表示分别为:甲级“AAAAA”、甲级“AAAA”、甲级“AAA”、甲级“AA”、甲级“A”;乙级“AAAAA”、乙级“AAAA”、乙级“AAA”、乙级“AA”、乙级“A”;丙级“AAAAA”、丙级“AAAA”、丙级“AAA”、丙级“AA”、丙级“A”;甲、乙、丙三个规模等级仅代表游泳馆功能或规模,管理运营等级是评定管理运营质量与水平的量化表现。以下评定程序适用于三个规模等级的游泳馆评定,但必须满足:①符合GB/T18266.3-2017标准中的A级方可获得本标准中的4A或5A;②符合GB/T18266.3-2017标准中的B级方可获得本标准中的3A或2A或1A;③符合GB/T18266.3-2017标准中的C级方可获得本标准中的2A或1A。2评定程序2.1评定2.1.1基础条款评定按基本条件、从业人员要求、管理运营机制与
、体育赛事与组织、场地设施设备、体育场馆数字化系统、基础设施及服务、安全与保障八项进行评分。评定总分100分(含加分项5分)。-8-2.1.2专项条款评定按照申报场馆类型(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对应评分,每项类别均为20分。2.1.3级别划分所有体育场馆必须具备评分标准中的必备项方可获得评审资格,总评分120分,等级划分:1A:85-90分;2A:90-95分;3A:95-100分;4A:100-105分;5A:105分以上(每一评级分数段包括起始分,但不包括段尾整数分)。2.2程序遵循自愿申报、分级评定、动态管理、分类指导的原则,严格按照“自检申报审核整改初评考核验收批准公布”的程序进行。五、基础条款1基本条件1.1单位资质条件1.1.1证照齐备,合法经营,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以及公众知晓度。1.1.2体育场所具有设置合理且健全的组织结构,良好的运营管理机制,完备的
。1.1.3具备对外开放与运营的场地、设施、设备、技术、人员、资金等方面的支撑条件。1.1.4规划科学合理,经过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批准,且重大项目规划应通过环境影响综合评价。1.1.5正式合法运营开展相关体育活动1年以上。1.1.6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保障措施得力,风险防范机制运行顺畅,近三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重大质量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及重大公共卫生事件。1.2体育项目开展条件1.2.1不同运动项目的体育运动场所开放时均应符合GB/T34311-2017的要求。1.2.2体育场所及附属设施的建筑设计应符合JGJ31要求。1.2.3体育场所的建筑、附属设施和运行管理应符合国家颁发的有关消防、安全法规和标准的要求。1.2.4体育场所的建筑、附属设施和运行管理应符合国家颁发的有关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的要求。1.2.5具有各运动项目开展的标准场地(或自然条件)和足够质量合格器材;各类体育场所符合GB19079的规定,且能提供有效期内的相应证明材料。1.2.6各类体育场所服务质量管理符合TY/T3001的要求。1.2.7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应符合GB/T10001.1、GB/T10001.2、GB/T10001.4和GB/T1001.9的要求。1.2.8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标识的设置要与环境相协调。1.2.9体育场所应有平面示意图及疏散通道指示图,疏散标示醒目,位置合理,应急通道畅通,关键区域应设置应急照明灯。1.2.10体育场所应悬挂关于器材和设备使用说明,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部位、器材和设备上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1.2.11体育场所每周对公众开放时间不少于35小时。1.2.12每天在对外开放前,应对体育场地器材及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场所器材、设备处于安全状态,可以提供记录材料。1.2.13对天气条件有要求的运动场所应提供必要的天气、气候情况报告。-9-1.3环境与卫生1.3.1生活饮用水符合GB5749-2006卫生标准,且能提供有效期内的相应证明材料。1.3.2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且能提供有效期内的相应证明材料。1.3.3声环境质量应符合GB3096的规定,且能提供相应证明材料。1.3.4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要求,不造成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不破坏体育旅游资源和体验气氛。1.3.5体育场所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符合GB50325规范,且能提供有效期内的相应证明材料。1.3.6环境保护、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应符合相关规定,且能提供有效期内噪声、污水相应的检测报告。2从业人员要求2.1基本条件2.1.1应根据体育场所开展的运动项目配备足够的从业人员。2.1.2有职业资格要求的特殊岗位人员应持有国家相关职业资格证书。2.1.3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护顾客或参与运动人员的合法权益。2.1.4应迅速、妥善处理顾客的投诉。2.2管理运营人员要求2.2.1应制定从业人员岗位职责、服务流程等,并监督实施。2.2.2应确保体育场所各项服务工作的正常、有序供给,满足顾客需求。2.2.3应掌握本项目的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本项目器材设备的维护使用,并具有急救、应急疏导等知识和技能。2.2.4在开放及承担大型活动期间应承担安全保障职责。2.2.5参加短期或中长期的专业培训或学习,并获得合格证书。2.3后勤保障人员要求2.3.1应掌握本领域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2.3.2应熟悉本领域设施、器材的维护、保养和使用。2.3.3应确保体育场所各类后勤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2.3.4从业人员参加省级及以上专业岗位培训(含二级及以上协会组织),并获得合格证书。2.4场馆工作人员服务要求2.4.1应具有相应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并熟练运用。2.4.2应佩戴标明各自工作岗位的工作牌,衣着整齐规范,仪表大方得体,符合岗位规范。2.4.3应举止文明,友好热情,精神饱满,以礼相待。2.4.4语言标准,语速适宜。3管理运营机制与制度3.1管理运营机制3.1.1结合运营需要,配备专业运营团队,合理设置内设部门和岗位,完善运行管理体系,建立激励约束和绩效考核机制。3.1.2运营机制责任划分明确,主要责任人明确。3.1.3建立多渠道运营模式、合理利用场馆资源,将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提升。3.1.4加强能源管理,采取节能措施,降低单位能耗,节约运营成本。-10-3.1.5服务内容、开放时间、收费项目和价格、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措施等内容公示情况良好。3.1.6多渠道开展本区域体育场馆形象宣传,加强场馆品牌建设。3.2建立内部培训机制,上岗人员培训合格率达100%。定期对体育从业人员开展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运动项目知识和技能、服务、安全等方面,并提供相应的培训经费保障。3.3管理制度健全3.3.1制定完善的各部门人员岗位职责与工作制度,并定期对职员进行业务培训,提供相应证明材料。3.3.2各体育运动场所制定有综合管理制度、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3.3.3制定合理的对外收费制度,以及对外低收费、免收费的开放制度。3.3.4制定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3.3.5制定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对外服务流程及对外服务管理制度与服务标准,形成有效的服务管理体系,体育场所服务质量应符合TY/T3001-2014通用要求。3.3.6建立公共卫生与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应急机制。4赛事与组织4.1赛事、活动策划赛事活动开始前按照相关主管部门规定,完成相关程序。赛事及相关体育活动开展前,制定详细活动策划以及总体实施
,包括现场服务、设备保障、临时设施、安全保卫、卫生保障等。根据工作方案制定工作流程。4.2赛事、活动组织根据赛事活动组织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做好任务分工,以及工作质量保障监督;做好赛事信息公开与社会监督,做好应急事项的处置工作,确保活动安全有序。4.3赛事、活动保障根据赛事活动需要成立相应保障机制,做好工作人员分工与培训,场地器材符合赛事活动要求,配备场地设备技术专职人员,做好赛事服务保障,以及卫生、安全、交通保障4.4赛事、活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事件处理机构,制定赛事活动应急预案,确保赛事安全有序进行。4.5赛事活动为参赛者和观赛游客所提供的安全救护、医疗卫生、餐饮住宿、交通接待、游览观光、商业服务等延伸服务完善配套。5场地设施设备要求5.1场地5.1.1场地规格、数量、材质、标示、性能等应满足开展运动项目的规则要求。5.1.2场地数量与开展运动项目规则、安全性和舒适性相适应。5.2器材设备5.2.1应配备与所开展体育项目配套的器材设备。5.2.2设备和器材维护保养得当,能正常工作。5.2.3器材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体育项目竞赛规则的要求。5.2.4器材设备应有使用标识,并且养护良好,整洁卫生,安全有效。5.2.5器材设备在使用、维护过程应实施环境保护、节能等有效措施。5.2.6室内健身器材应符合GB17498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室外健身器材应符合GB19272的要求。5.2.7器材和设施设备具有国家体育用品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产品检测报告、国体nscc-11-认证证书或其他法定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等证明材料。5.2.8必须具有完善的售后服务,如质保期和保修期及售后服务网络和对应的24小时服务支持热线应有清晰、醒目的危险区域警示标识和安全防护设施。5.3.2室内场所应有男、女室。5.3.3体育中心、场馆、体育场所卫生间应符合GB/T18973-2016,且1A/2A、3A/4A、5A体育中心或场馆对应符合GB/T18973-2016标准的1A、2A、3A标准;体育活动高峰期及赛事活动期间配有流动备用厕所。5.3.4弱电智能化系统应符合GB50314-2006(2012修改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第8体育建筑要求。5.3.5弱电智能化系统应符合GB50606-2010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5.3.5应有专门的器材设备存放间。5.3.6大型活动应设置饮水点、救护点、专用车辆等。6体育场馆数字化智能系统6.1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须符合《GBT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6.2智能一体化系统包含智能化集成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俩大部分,具体须参照《GB50314-2006(2012修改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附录E》并结合场馆实际需求配置。体育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基本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6.2.1通信接入系统应支持体育建筑内所需的各类信息通信业务。6.2.2电话交换系统应满足体育赛事和其他活动对通信多功能的需求,为观众、运动员、新闻媒体和其他活动举办者提供方便、快捷、高效、可靠的通信服务。3信息网络系统应具备为新闻媒体在大型国内和国际赛事提供信息服务的条件。4综合布线系统应满足体育建筑内信息通信的要求:应充分兼顾场(馆)赛事期间使用和场(馆)赛后多功能应用的需求,为场(馆)智能化系统的发展创造条件。5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应满足场(馆)的实际需要,应与体育工艺的电视转播、现场影像采集及回放系统、竞赛成绩发布系统相联。、6广播系统应包括场(馆)公共广播、场(馆)竞赛信息广播和场(馆)应急广播系统。当发生紧急事件时,应急广播系统应具有最高优先级。7信息显示系统应具有竞赛信息显示和彩色视频显示功能,应根据场(馆)举办体育赛事的级别和竞赛项目的特点确定配置系统的信息显示屏。8体育建筑信息化应用系统是服务体育赛事的专用系统,应根据体育场(馆)的类别、规模及等级选择配置,宜包括计时记分、现场成绩处理、售验票、电视转播和现场评论、主计时时钟、升旗控制和竞赛中央控制等系统。9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应根据体育场、馆的规模,建立应急联动系统,以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应根据体育建筑场(馆)的使用功能和需求,宜配置安防信息综合管理、入侵报警、视频安防监控、出入口控制和电子巡查管理等系统。10应根据体育场(馆)举办赛事的级别,系统留有为举办大型国内或国际赛事时可扩展的余地。7基础设施及服务7.1交通设施-12-7.1.1对外交通便捷,可进入性较好。7.1.2内部的交通网络应较为发达,有较为完善的慢行交通系统。7.1.3有专用停车场所,布局合理,场地平整坚实或水域畅通,容量能满足需求,标识、标牌规范醒目。7.1.4体验(参观)路线使用低排放的交通工具,可使用清洁能源的交通工具。7.2公共服务设施7.2.1提供体系完善的公共体育活动空间和丰富的体育文化娱乐活动。7.2.2体育活动区内考虑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需求,提供无障碍服务。无障碍设施符合GB50763-2012第3项的要求。无障碍设施符号符合GB/T10001.9的规定。7.2.3满足运动需求的商业售卖设施与服务设置合理,与体育中心、体育场馆有较强的融合性,不影响正常体育活动开展。7.2.4设置咨询服务中心或服务点,提供及时准确的咨询服务,兼具受理顾客投诉的功能。8安全与保障8.1设施设备安全8.1.1消防、防盗、卫生、救护等设备齐全、完好、有效,交通、机电等设施设备完好,运行正常,检测合格,无安全隐患,危险地段标识明显,防护设施齐备、有效。8.1.2应建立健全的安全风险提示制度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完善安全控制和运动员、观众应急救治体系等。8.1.3特种设施设备(如锅炉、电梯等)、防雷、消防设施的使用和管理等应符合国家行业规定的要求。8.1.4建立设施设备购置、验收、存放、更新、报停、维保和报废等程序,以及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行、巡查、维修程序,保证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8.1.5应急出入口、消防通道、电气设备、安保、救护、卫生等必须有明显的安全标识标牌。8.2医疗救护保障8.2.1根据不同赛事项目制定详细医疗救护保障方案,明确救援通道;根据赛事规模成立相应医疗救护队及医疗后备组,并在赛事活动前开展救护演练。8.2.2在赛事和大型活动时,设立专职医疗救护点,有1名及以上医护人员,配备常用药品和医疗器械,包括常用的急救药品、担架、通讯设备等;防止兴奋剂及其他违禁药品问题。8.2.3对区域内从业人员进行卫生健康知识和救护技能培训,建立具有一定健康护理知识并受过培训的志愿者服务机构。8.2.4在体育中心或体育场馆10公里内应有卫生院以上规模的医疗机构,并具备急救应急响应条件9博体育最新。8.3人员安全保障8.3.1应为从业人员购买职业保险,为运动员和参与健身的群众购买公众责任保险,建立科学、合理的公众责任保险机制,为体育活动参与者提供保险保障。8.3.3应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参与体育活动人员上限符合场地安全要求,并应在容量控制的基础上制定高峰期或赛事举办期疏导预案。8.4应急预案8.4.1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制定场馆应急预案,预案的制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治安管理办法》、《四川省-13-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体育总局大型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要求。8.4.2根据场馆规模制定相应应急预案制度,成立应急工作机构,职责明确。8.4.3建立预防预警机制;做好活动信息预先采集,预警信息报告及时、准确、线预防预警行动;制定具体行动方案,明确行动重点,场地设施必须符合国家公安、消防、卫生有关安全要求,保证人员紧急疏散和抢险、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的需要。8.4.5加强安全预防预警服务系统建设,尽可能地运用先进技术,建立快捷通畅的通讯网络,使信息的采集、传送、反馈和确认等程序简捷迅速。8.4.6做好医疗卫生、安全防护工作,并有详细工作方案。8.4.7大型体育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工作应确定事件结束的指标,符合结束指标时,决定应急工作结束,公开发布相关的信息,积极恢复事发地正常的社会治安秩序。8.4.8根据不同赛事、演出及重大活动,对观众数量的要求,看台座椅的使用有详细的工作方案。8.4.9抓好场地内外的体育文化,法律法规,场地使用等宣传工作,用体育载体促进全民健身活动。8.4.10做好后期应急工作评估和总结六、体育场评分条款1.运动场所卫生标准需符合:GB9664-1996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且能提供有效期内的相应证明材料。2.足球场地天然草面层应符合GB/T19995.1-2005天然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1部分的要求:1.国际或国家级比赛竞赛场地应符合一级场地的指标要求;2.国内省级、地区级比赛竞赛场地应不低于二级场地的指标要求;且能提供场地建设的设计文件和竣工验收报告。3.足球场天然草坪使用现状良好,包括场地平整、草质良好、草坪分布均匀、划线.定期养护天然草坪足球场,进行剪草、施肥、播种、喷药、耙草、滚压、划线等草坪养护工作,提供养护记录。5.足球场地人造草面层应符合GB/T20033.3-2006人工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3部分,且能提供中国计量认证(CMA)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或者国际足联认可的国际检测报告。6.网球场地应符合GB/T20033.2-2005人工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2部分要求,且能提供有效的证明材料。7.室外健身器材应符合GB19272-2011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且能提供有效的产品检测报告和国体nscc认证证书。8.健身器材搭配合理、布局科学、状态良好,配备专人维护管理,可提供维护保养记录。9.健身器材每年进行一次安全和性能检测,且能提供有效的检测报告。10.体育场照明设计应符合JGJ153-2016。室外足球场和综合体育场应符合TY/T1002.1-2005-14-体育照明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1部分(体育场),且能提供有效期内的相应证明材料。甲级:高清转播;乙级:彩电转播;丙级:专业比赛。11.照明灯具、线路系统、开关系统运行是否良好,提供定期保养维修记录;12.灯具透镜每年需擦洗、电气箱前部不能放置杂物,以确保电气元件散热;13.照明灯具安装支架结构每15天安全排查一次,提供定期保养维修记录;14.体育场地面层采用环保材料,面层厚度符合比赛及使用要求。15.体育场地面层采用的环保材料平整无破损、杂物、开裂情况,基础无下沉现象。保持场地清洁卫生,场地无积水,无污染现象,无杂物,定期维护保养。比赛场地面层要求类型一致,(维修场地)接口平整,色彩一致,无安全隐患,塑胶面层的耐磨防滑层要求均匀且无脱落现象。16.场地设计与建设应符合GB/T22517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已颁布现行实施部分),且能提供有效期内的相应证明材料。17.体育场馆LED显示屏应符合GB/T29458-2012体育场馆设备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体育场),且能提供有效的证明材料。18.每月至少使用屏幕一次或通电2小时以上;在梅雨季节LED屏大屏幕每周至少使用一次以上或通电2小时以上,且能提供有效维护保养记录。19.LED显示屏大屏幕应定期除尘清洁屏体,且能提供有效维护保养记录。20.体育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正常运行,各设施设备应保持100%在线率,具备专用负责,并记有有效的运行记录。21.体育场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应正常运行,主要各设施设备应保持95%在线率,具备专用负责,并记有有效的运行记录。22.体育场视频监控系统应为数字化监控系统,摄像机像素200万,具备红外、宽动态、移动侦测功能,摄像机点位主要区域全覆盖。23.体育场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视频储存时间应30天,主要区域的视频满足《反恐法》视频储存时间应90天。24.体育场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设有后端显示及控制中心,系统应具备无人值守报警、跨区域报警、APP推送功能,举办赛事的体育场应建有应急指挥中心并与公安系统联网、客流统计、系统自动检测等功能。25.体育场应建有应急广播系统,并能正常使用,设备在线%在线率,并能与消防系统联动,具备专人负责,有不小于30天/次的系统维运运行检测记录。26.体育场智能化系统应建有数据硬件加密传输、可信认证等网络安全的设施设备,建有网络安全可控、有效的运行机制,具备专人(单位)负责,有不小于15天/次的系统运行检测记录。27.体育场应建有综合布线系统,系统应采用模块化布局。前端点位布局合理,整个系统运行正常,具备专人负责。举办赛事的体育场应具备安防设备等应用基础网(监控、门禁等),工作内网/业务外网(互联网)、场馆无线覆盖专网、专业设施设备专网(体育赛事等专用设施设备)等的不少于4套独立网络系统,并具有UPS保障系统。系统设有专人负责。28.体育场应建有场馆综合管理平台,对体育馆内高低压柜、电表、锅炉、水泵、照明等主要设施设备集中检测、有效管理,做到节能减排、平台化管理,实时监控等有效控制,降低运营管理成本,保障场馆的日常化运行。系统设有专人负责。29.体育场应建有应急指挥中心平台,设有指挥大屏,具有电子地图、联合调度、应急指挥管理、综合分析展示等功能,并能与应急保障厅(局)联动。系统设有专人负责。30.体育场应设有WIFI覆盖系统、移动信号覆盖系统(大型馆),前端点位布局合理,满足日常(赛事)的正常使用。举办赛事的体育场应具备办公区、观众区、休息区的等主要区-15-域全覆盖。系统设置合理,能有效保障馆内人员的正常通信、上网。31.举办赛事的体育场应设有赛事专用系统的基础性网络设施设备(管线预留预埋、网络架构已考虑此部分系统应用)。32.场馆数字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功能系统:场馆运营管理、场馆数据库、国民体质检测、健身人数统计、赛事与培训、智能设备管理、赛事视频直播、运动商城等。33.场馆数字系统应与全省(全国)数字场馆系统联网。34.体育场扩声系统参数指标是否满足《GBT28049-2011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设计规范》和《JGJ354-2014体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相关要求:1特级、甲级体育建筑场地扩声系统应符合一级扩声指标的要求;2乙级、丙级体育建筑的场地扩声系统不应低于二级扩声指标的要求;3其他体育建筑的场地扩声系统不应低于扩声指标的要求;且能提供建设完成初期竣工验收报告或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检测报告。35.体育场扩声系统日常维护中是否定期更换易磨损元器件和易老化元器件及线材,并提供维护记录和照片。36.体育场扩声系统控制台面,设备机柜内是否整洁、干净、干燥。37.对吊挂安装于比赛区或观众区上空的扬声器,是否定期检查其安装装置的可靠性。并提供检查和维修记录。38.体育场公共座椅应符合QB/T2601-2013要求,且能提供有效的产品检测报告。39.体育场看台满足临时扩容功能,可配备可拆卸装配式金属看台,重复利用满足不同赛事需求,符合EN13200-6-2006观众设施.第6部分:可拆卸(临时)看台要求且能提供有效的产品检测报告。40.塑胶面层厚度达到GB/T22517.6-2011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六部分的要求。41.安全防滑层达到GB/T22517.6-2011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六部分的要求。42.平整度必须符合GB/T22517.6-2011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六部分的要求。43.标线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六部分的要求。44.比赛场地周边符合无障碍安全使用GB/T34311-2017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总则七、体育馆评分条款1.体育馆应符合GB9668-1996卫生标准,且能提供有效期内的相应证明材料。2.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符合GB/T117093-1997卫生标准,且能提供有效期内的相应证明材料。3.综合体育场馆木地板场地应符合GB/T19995.2-2005天然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2部分,且能提供(设计文件和竣工资料)4.体育馆用木质地板GB/T20239-2015的要求,且能提供有效期内的相应证明材料。5.运动冰场应符合GB/T19995.3-2006天然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3部分,且能提供有效期内的相应证明材料。6.室内健身器材应符合GB17498-2008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且能提供有效的产品检测报告。7.健身器材搭配合理、布局科学、状态良好,配备专人维护管理,可提供维护保养记录。8.健身器材每年进行一次安全和性能检测,且能提供有效的检测报告。9.跑步机wifi链接上网功能、器械状态图显示、运动轨迹控制、运动轨迹页面显示、运动数据上传等。10.体育馆照明设计应符合JGJ153-2016。室外足球场和综合体育场应符合TY/T1002.1-2005-16-体育照明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1部分(体育馆),且能提供有效期内的相应证明材料。甲级:高清转播;乙级:彩电转播;丙级:专业比赛。11.照明灯具、线路系统、开关系统运行是否良好,提供定期保养维修记录;12.灯具透镜每年需擦洗、电气箱前部不能放置杂物,以确保电气元件散热;13.照明灯具安装支架结构每15天安全排查一次,提供定期保养维修记录;14.扩声应符合GB/T20048-2011厅堂、体育馆扩声系统验收规范,且能提供有效期内的相应证明材料。15.场地面层采用环保材料,面层厚度符合比赛及使用要求。16.场地面层采用的环保材料平整无破损、杂物、开裂情况,基础无下沉现象。保持场地清洁卫生,场地无积水,无污染现象,无杂物,定期维护保养。比赛场地面层要求类型一致,(维修场地)接口平整,色彩一致,无安全隐患,塑胶面层的耐磨防滑层要求均匀且无脱落现象。17.场地设计与建设应符合GB/T22517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已颁布现行实施部分),且能提供有效期内的相应证明材料。18.体育馆LED显示屏应符合GB/T29458-2012体育场馆设备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体育馆),且能提供有效期内的相应证明材料。19.每月至少使用屏幕一次或通电2小时以上;在梅雨季节LED屏大屏幕每周至少使用一次以上或通电2小时以上,且能提供有效维护保养记录。20.LED显示屏大屏幕应定期除尘清洁屏体,且能提供有效维护保养记录。21.体育场馆配备体育比赛专用软件,裁判操作系统22.体育馆配备24秒计时显示器、全队犯规显示器、篮球罚指示器及讯响器23.体育馆扩声系统参数指标是否满足《GBT28049-2011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设计规范》和《JGJ354-2014体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相关要求:特级、甲级体育建筑场地扩声系统应符合一级扩声指标的要求;乙级、丙级体育建筑的场地扩声系统不应低于二级扩声指标的要求;其他体育建筑的场地扩声系统不应低于扩声指标的要求;且能提供建设完成初期竣工验收报告或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检测报告。24.体育馆扩声系统日常维护中是否定期更换易磨损元器件和易老化元器件及线材,并提供维护记录和照片。25.体育馆扩声系统控制台面,设备机柜内是否整洁、干净、干燥。26.对吊挂安装于比赛区或观众区上空的扬声器,是否定期检查其安装装置的可靠性。并提供检查和维修记录。27.体育馆公共座椅应符合QB/T2601-2013要求,且能提供有效的产品检测报告。28.体育馆可配备伸缩看台系统,根据赛事不同需求对看台进行收合。看台结构设计满足载荷500Kg/㎡要求,且能提供有效的产品检测报告。29.体育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正常运行,各设施设备应保持100%在线率,具备专用负责,并记有有效的运行记录。30.体育场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应正常运行,主要各设施设备应保持95%在线率,具备专用负责,并记有有效的运行记录。31.体育场视频监控系统应为数字化监控系统,摄像机像素200万,具备红外、宽动态、移动侦测功能,摄像机点位主要区域全覆盖。32.体育场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视频储存时间应30天,主要区域的视频满足《反恐法》视频储存时间应90天。33.体育场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设有后端显示及控制中心,系统应具备无人值守报警、跨区域报警、APP推送功能,举办赛事的体育场应建有应急指挥中心并与公安系统联网、客流统-17-计、系统自动检测等功能。34.体育场应建有应急广播系统,并能正常使用,设备在线%在线率,并能与消防系统联动,具备专人负责,有不小于30天/次的系统维运运行检测记录。35.体育场智能化系统应建有数据硬件加密传输、可信认证等网络安全的设施设备,建有网络安全可控、有效的运行机制,具备专人(单位)负责,有不小于15天/次的系统运行检测记录。36.体育场应建有综合布线系统,系统应采用模块化布局。前端点位布局合理,整个系统运行正常,具备专人负责。举办赛事的体育场应具备安防设备等应用基础网(监控、门禁等),工作内网/业务外网(互联网)、场馆无线覆盖专网、专业设施设备专网(体育赛事等专用设施设备)等的不少于4套独立网络系统,并具有UPS保障系统。系统设有专人负责。37.体育场应建有场馆综合管理平台,对体育馆内高低压柜、电表、锅炉、水泵、照明等主要设施设备集中检测、有效管理,做到节能减排、平台化管理,实时监控等有效控制,降低运营管理成本,保障场馆的日常化运行。系统设有专人负责。38.体育场应建有应急指挥中心平台,设有指挥大屏,具有电子地图、联合调度、应急指挥管理、综合分析展示等功能,并能与应急保障厅(局)联动。系统设有专人负责。39.体育场应设有WIFI覆盖系统、移动信号覆盖系统(大型馆),前端点位布局合理,满足日常(赛事)的正常使用。举办赛事的体育场应具备办公区、观众区、休息区的等主要区域全覆盖。系统设置合理,能有效保障馆内人员的正常通信、上网。40.举办赛事的体育场应设有赛事专用系统的基础性网络设施设备(管线预留预埋、网络架构已考虑此部分系统应用)。41.场馆数字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功能系统:场馆运营管理、场馆数据库、国民体质检测、健身人数统计、赛事与培训、智能设备管理、赛事视频直播、运动商城等。42.场馆数字系统应与全省(全国)数字场馆系统联网。八、游泳馆评分条款1.游泳、跳水、潜水、攀岩等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经营活动必须按照《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管理办法》(国家体育总局令第17号),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
行政许可,从业人员必须经过特定安全救护培训且持有国家相关职业资格证书。2.游泳场所的基本要求及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单体、游泳池水处理设计、暖通空调、采光照明、电气的设计卫生要求必须符合GB37489.3-2019公共场所设计卫生规范第三部分:人工游泳场所要求。3.游泳计时记分系统的管线预埋、预留接口符合国际泳联FINA最新游泳径赛规则(2017-2021)。4.游泳计时记分系统满足日常训练的使用配置要求。5.游泳计时记分系统满足省级以下比赛使用配置要求。6.游泳计时记分系统需符合中国泳协认可的计时记分品牌,并满足全国单项及省级比赛配置要求。7.游泳计时记分系统需获得国际泳联FINA认可,配置计时操作人员。应有赛事运行保障方案,并能组织承办大中型赛事活动。8.游泳计时记分系统每年至少2次的维护保养(硬件包含对触摸板、出发台、计时主机等硬件设备维护检测,软件包含对计时软件、编排、上屏等软件检测并进行比赛模拟),并保-18-存记录。9.游泳馆水下影像采集识别系统符合智能救生、比赛仲裁、辅助训练、电视转播功能。提供相关功能证明材料。10.水下影像采集识别系统每年至少组织3次救生应急演练,并记录保存图像、视频。11.比赛期间水下影像采集识别系统可提供水下技术动作实时图像为裁判服务。运营期间机房必须有人值班。12.运营期间水下影像采集识别系统机房必须配置监管人员,人员必须通过厂商的技术培训。13.水下影像采集识别系统每年至少2次的设备维护检测,主要故障的排查和处理,相关功能的检测,并记录保存。14.游泳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正常运行,各设施设备应保持100%在线率,具备专用负责,并记有有效的运行记录。15.游泳馆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应正常运行,主要各设施设备应保持95%在线率,具备专用负责,并记有有效的运行记录。16.游泳馆视频监控系统应为数字化监控系统,摄像机像素200万,具备红外、宽动态、移动侦测功能,摄像机点位主要区域全覆盖。17.游泳馆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视频储存时间应30天,主要区域的视频满足《反恐法》视频储存时间应90天。18.游泳馆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设有后端显示及控制中心,系统应具备无人值守报警、跨区域报警、APP推送功能,举办赛事的游泳馆应建有应急指挥中心并与公安系统联网、客流统计、系统自动检测等功能。19.游泳馆应建有应急广播系统,并能正常使用,设备在线%在线率,并能与消防系统联动,具备专人负责,有不小于30天/次的系统维运运行检测记录。20.游泳馆智能化系统应建有数据硬件加密传输、可信认证等网络安全的设施设备,建有网络安全可控、有效的运行机制,具备专人(单位)负责,有不小于15天/次的系统运行检测记录。21.游泳馆应建有综合布线系统,系统应采用模块化布局。前端点位布局合理,整个系统运行正常,具备专人负责。举办赛事的游泳馆应具备安防设备等应用基础网(监控、门禁等),工作内网/业务外网(互联网)
本文档为【四川《体育场馆管理运营等级划分与评定》征求意见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